需求不減反增咖啡出口商笑了,但好日子不會太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田思奇
儘管全球不少咖啡館和餐館停業,居家辦公的人們仍然需要補充咖啡因——這推高了超市層面的咖啡需求。同時一些國家停止農作物出口以及供應鏈可能中斷帶來的恐慌,讓烘焙咖啡生產商爭先恐後地搶購,進一步推高咖啡豆的價格。
擁有49個咖啡進出口成員國的國際咖啡組織(ICO)上周發布的報告中稱,零售業和超市層面的數據表明,恐慌性搶購和囤積導致一些國家的消費者需求增加。芝加哥市場研究機構IRI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法國在咖啡上的支出增長了34.6%,義大利咖啡支出同比增長29.5%。
巴西第二大咖啡合作社Minasul此前預計2020年全年發貨量為40萬袋(每袋裝60公斤咖啡豆),然而其訂單在3月份就達到這一水平。
Minasul負責人馬加盧斯(José Marcos Magalhães)對《金融時報》表示,預計今年咖啡豆銷量將達到80萬袋,是去年36萬袋的兩倍還多。「我們有非常高的需求,主要來自歐洲……美國超市的消費也增加很多,他們想補充庫存。」
此外,凱投宏觀大宗商品助理經濟學家塞繆爾·伯曼(Samuel Burman)指出:「有證據表明,出於對未來供應中斷的預期,各國正在提前購買咖啡。」路透社報道稱,一些咖啡消費大國的進口商正在囤貨,並將訂單提前了一個月。
消費者和進口商的強勁需求提振了疲軟已久的咖啡價格。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自2016年以來,咖啡價格比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下降30%。3月份阿拉比卡咖啡的價格超過每磅1.12美元,與2011年每磅超過3美元的峰值相去甚遠。
但同樣是在3月,世界最大咖啡生產國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價格比2月上漲10%。自2月初以來,紐約5月交割的阿拉比卡咖啡基準期貨上漲20%至每磅1.20美元,是同期全球表現最好的大宗商品之一。相比之下,油價同期下跌逾40%,銅價下跌約8%。
助推咖啡價格的重要因素還包括各國封鎖措施造成的供應鏈中斷,製造、運輸和零售等環節都難以倖免。另一主要咖啡出口國哥倫比亞的發貨可能會暫時中斷,4月的收割將受到封鎖措施和來自鄰國的勞工數量減少的影響。該國全國範圍內的封鎖會持續至4月27日。
與此同時,咖啡供應也將出現新的風險。由於2018年和2019年價格持續低迷,許多咖啡種植者放棄了自己的農場。國際咖啡組織表示,供應將出現暫時短缺,從而在短期內造成價格上漲的壓力。
不過,在短暫的需求激增之後,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的咖啡需求將逐步減少。隨著今年全球陷入經濟衰退,晚些時候對咖啡豆的需求甚至可能直線下降。
國際咖啡組織報告分析了20個主要咖啡消費國的數據,作出模型預測稱,GDP每下降1%,咖啡消費量就會下滑0.95%,大致相當於160萬袋咖啡豆。價格敏感型消費者還會用便宜的咖啡來代替更貴的選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14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稱,如果疫情在下半年得到控制,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3%的衰退。
「咖啡對我來說必不可少,但對許多人來說,它並不像餐桌上的食物或房租那樣重要,」國際咖啡組織執行董事何塞·道斯特·塞特補充說,「這會讓咖啡的消費量進一步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