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川普減稅仍面臨巨大爭議
12月1日,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參議院將對共和黨稅改法案進行辯論及全體表決。美國參議院以51比49通過稅改法案,這將是31年來國會首次修改稅法。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距離美國總統川普兌現其競選期間最大承諾之一的減稅僅有一步之遙。經過激烈的加時辯論,美國參議院當地時間12月2日凌晨終於通過了其稅改法案,而眾議院也已於上個月通過了他們版本的稅改法案。接下來,參眾兩院只需將兩個稅改版本統一,確定出最終版本並交由川普簽署,這一號稱里根總統以來的最大規模的稅改即可生效。
大幅削減企業稅、降低個人所得稅、為美國跨國公司海外利率潤匯回美國減稅……川普政府的稅改計劃不僅直接影響到美國企業和個人,還可能對其他國家產生溢出效應,引發全球減稅潮,並促使國際資本流動轉向。
歷時半年多 稅改經歷了什麼?
減稅歷來是美國共和黨的政策重點,美國歷史上最重大的幾次減稅都由共和黨完成。比如,1980年代美國第40任總統里根實施的大規模減稅,1981-1988年間,里根將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70%狂砍至28%。再比如,小布希執政期間,美國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從柯林頓時期的39.6%下調到35%。
川普在競選期間便拋出了減稅的承諾,稱要為“中產階級勞動者和家庭減稅”,要為美國企業減稅,增強美國企業的競爭力。他上任后首先著手廢除奧巴馬醫改,不過,因為醫改接連受挫很難推進,川普政府轉而進行稅改。與醫改不斷碰壁不同,稅改進展相對順利。
今年4月26日,白宮出台了一份只有一頁A4紙的簡短稅改大綱,其內容重點是,將企業稅從目前的35%大幅削減至15%,將個人所得稅稅檔由原來的7個減少到3個:10%,25%和35%,廢除遺產稅,將免稅收入額翻倍。
時隔約5個月後,川普政府在9月27日公布了詳細的稅改計劃,除企業稅最高稅率由4月大綱中的下調至15%改為下調至20%外,9月稅改計劃的主要框架與4月的大綱大體一致。
在白宮公布詳細稅改計劃后,眾議院在11月2日公布了眾議院版的稅改計劃,並在11月16日通過。參議院在11月9日出台了其稅改計劃,並在12月2日通過。
參眾兩院稅改版本的區別
參眾兩院的稅改版本在主要減稅政策上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以下差別。
企業稅
現行稅法:最高稅率為35%
眾議院:最高稅率為20%,從2018年開始生效,減稅為永久性
參議院:最高稅率為20%,從2019年開始生效,減稅為永久性
個人所得稅稅檔
現行稅法:七個稅檔——10%、15%、25%、28%、33%、35%、39.6%
眾議院:四個稅檔——12%、25%、35%、39.6%;減稅為永久性。
參議院:七個稅檔——10%、12%、22%、24%、32%、35%、38.5%;減稅在2025年過期
標準抵扣額(Standard Deduction,即免稅收入額)
現行稅法:單身人士6350美元;已婚人士1.27萬美元
眾議院:單身人士1.2萬美元;已婚人士兩人2.4萬美元
參議院:單身人士1.2萬美元;已婚人士兩人2.4萬美元
過渡法人企業
現行稅法:過渡法人企業(pass-through business,即按照個人稅率納稅的個體戶、合伙人)按照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最高稅率為39.6%
眾議院:過渡法人企業最高稅率降為25%,一些收入較少的過渡法人企業可實施低至9%的稅率,減稅為永久性
參議院: 維持目前過渡法人企業的稅率不變;可獲得23%的減稅;減稅在2025年過期
跨國公司海外收入
現行稅制:跨國公司海外收入實施“屬人制”,對匯回美國的利潤徵收35%的稅
眾議院:跨國公司海外收入實施“屬地制”,即已經在東道國繳稅的收入,按照屬地原則匯回美國時不用再重複納稅,不過,海外分支機構超額收益(高出所適用的聯邦基金利率107%及以上)中的50%要算作美國股東的凈收入來納稅,美國公司向其海外分支機構的付款也將繳納20%的消費稅,此外,對跨國公司現有的留在海外的利潤匯回美國時一次性徵稅,現金資產的稅率為14%,非現金資產的稅率為7%。
參議院:跨國公司海外收入實施“屬地制”;對跨國公司現有的留在海外的利潤匯回美國時一次性徵稅,現金資產稅率為14.5%,非現金資產稅率為7.5%。
房地產稅
現行稅法:免稅額為550萬美元
眾議院:將免稅額提高至1000萬美元;六年後完全取消房地產稅
參議院:將房地產稅免稅額翻倍,至1100萬美元
對美國經濟影響存在巨大爭議
川普政府大規模減稅究竟會給美國帶來什麼影響,目前還存在巨大爭議。對稅改的最主要批評是,削減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會大幅增加美國的聯邦赤字。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上個月發布的報告顯示,眾議院稅改計劃將導致聯邦赤字在未來10年增加1.7萬億美元,CBO上周五在參議院進行投票之際再次發布報告稱,參議院稅改方案在未來10年將使聯邦赤字增加逾1.4萬億美元。
贊成稅改的一方認為,減稅將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原因是,削減個人所得稅會使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從而促進個人和家庭的消費,削減企業所得稅將增加企業收入,從而促使企業增增加投資,此外,針對跨國公司海外收入的減稅措施將促進海外資本迴流美國,據美國財政部的估計,美國跨國公司“滯留”在海外的利潤規模約為2.5萬億美元,這部分資金的迴流將帶動美國企業在本國投資。作為美國經濟增長的兩大驅動力,消費和投資均增加勢必將拉動美國經濟增長。
高盛在美國參議院通過稅改法案后發布報告稱,共和黨的減稅措施預期將推動2018年和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提高約0.3個百分點。根據彭博調查經濟學家所得預估中值,美國經濟今年料增長2.2%,明年和後年增速預期將分別達到2.5%和2.1%。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上個月撰文稱, 儘管很難估算稅改后美國企業部門資本增加的總額,但合理的估計是,未來10年,流入美國企業部門的資本將至少增加5萬億美元,這將有助於提高生產率和實際工資。假如這種情況發生,到2027年,美國年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加約5000億美元,約為該年GDP的1.7%。這意味著,以現值美元計算,每個家庭年均收入會增加4000美元。
不過,無黨派的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 )本月發布的一份最新研究顯示,共和黨稅改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非常微小。報告顯示,參議院通過的稅改法案對2018年美國GDP的貢獻預期只有0.7%,稅改對經濟的正面影響還會隨著時間而減弱,到2021年,稅改將只會讓美國GDP增加0.4%,到2026年進一步下降至0.1%。而到2027年,隨著參議院稅改中的個人所得稅減稅過期,稅改將不會對美國經濟增長有所貢獻。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蓋爾(William Gale)去年7月發表論文稱,降低個人收入所得稅對美國經濟凈增長的效果還不確定,但許多經濟學家估計,這一影響很小,或者為負。文章指出,降低收入所得稅可能會鼓勵個人工作、儲蓄和投資,但如果不輔之以立即削減開支,減稅可能導致聯邦赤字增加,這長期內將減少國民儲蓄,導致利率提高,再加上美聯儲目前正在逐漸加息並啟動了縮減資產負債表,利率升高反過來可能會抑制個人消費和企業投資。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的首席經濟學家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也質疑川普減稅能否給美國經濟帶來像里根減稅那樣大的刺激。他說,里根實施減稅時,美國的個人所得最高稅率高達70%,這遠遠高於目前水平,因此,大幅減稅釋放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比川普政府的減稅要大得多。對於削減企業稅來說,美國目前的利率接近歷史低位,許多公司流動性充裕,現在的情況並非美國的公司拿不到足夠資金來擴大資本開支。
引發全球減稅潮及資本迴流美國?
美國大幅削減企業稅以及對跨國公司海外收入的減稅將在全球產生外溢效應。首先,將企業稅從35%大幅削減至20%意味著美國將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企業稅最高的國家變成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這將對其他國家造成減稅壓力,從而可能引發全球減稅潮。
在美國川普政府推出稅改計劃后,一些國家也推出了自己的減稅計劃來應對。比如,英國宣稱,至2020年將企業稅下調至17%,印度推出了針對個人和中小企業的減稅計劃和稅種減並改革。
根據OECD今年9月發布的年度稅收政策回顧報告,持續削減企業稅使得OECD 35國的平均企業稅率從2000年的32.2%下降到2016年的24.7%。
其次,美國稅改將跨國公司的海外利潤納稅轉為“屬地制”可能對全球資本流動產生重大影響。費爾德斯坦今年9月撰文稱,這可能會導致美國的跨國公司將其海外利潤匯回美國,這樣一來,他們在歐洲和亞洲的投資就會減少。此外,美國公司將不會再因為避稅的原因而將他們在美國的公司遷到海外。再加上大幅削減企業稅,外國公司也可能將更願意將總部遷往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