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一帶一路」倡議,義大利要借力中國走出經濟困局
義大利街頭的一家銀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肖恩
在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的大環境下,歐洲各國也顯現出低迷跡象。除了失速的歐洲經濟火車頭德國和在脫歐泥淖中掙扎的英國,另一大歐洲經濟體義大利也面臨著嚴峻的經濟挑戰。為了應對經濟壓力,義大利開始將目光投向東方。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多份報道指出,義大利很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簽署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爭取吸引到更多中國投資。如與中國簽署協議,義大利將成為第一個正式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的七國集團(G7)國家。
義大利國家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Michele Geraci)向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羅馬方面計劃不晚於3月底,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義大利期間,簽署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諒解備忘錄。
儘管諒解備忘錄是一份並無約束力的協議,但它為中國和其他夥伴國家在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方面的合作制定了一個基本框架。
義大利的這一做法引起了美國方面的不滿。有白宮官員認為,義大利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計劃不可能在經濟上對義大利有所助益,甚至“有損義大利的國際形象”。《金融時報》還指出,作為歐盟的創始成員國,義大利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支持在減輕美國在貿易上對華施加的壓力的同時,也會削弱歐盟為彌合成員國就處理中國投資問題上的分歧所做的努力。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馬奇斯(Garrett Marquis)將“一帶一路”倡議稱作“中國製造,為了中國”的倡議。他對《金融時報》表示,美國對義大利參與“一帶一路”所帶來可持續經濟利益持懷疑態度,並敦促其盟友和合作夥伴“加大對北京的壓力,使其全球投資與國際慣例保持一致”。馬奇斯還提出對中國“基礎設施外交”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擔憂。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方人士有關表態非常可笑。“第一,義大利作為一個大國和發達經濟體,很清楚自身利益所在,也能夠獨立作出自己的政策判斷。第二,據報道,美方有關人士認為,義大利如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將對本國的國際形象不利。我想說,一邊是目前世界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极參与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分享發展帶來的機遇。另一邊則是某個國家,實際上也就這個國家一直認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沒有好處。你可以腦補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國際形象。”
近年來,中國資本大規模湧向歐洲,開始參與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在巴爾幹地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去年12月5日,葡萄牙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成為第一個簽署此類協議的西歐國家。
義大利也一直對中國展現出開放熱情的友好態度。據新華社報道,去年10月2日,義大利在羅馬成立了義大利中國任務小組,旨在協調和強化與中國經貿合作。傑拉奇表示,這一新機構的成立將促進意中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義大利經濟發展部表示,中國任務小組的主要任務是加強意中兩國在貿易、金融、投資、研發等領域以及在第三國的合作,並確保義大利在歐盟與中國開展“一帶一路”等框架下的合作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
傑拉奇在7日刊登於《人民日報》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意中兩國政府為企業的投資與合作創造了開放的營商環境。義大利政府非常歡迎中國企業到義大利投資興業,並期待兩國企業在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
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也成為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義大利在經濟衰退浪潮中抓住的一根稻草。2018年第四季度起,義大利經濟的頹勢逐漸顯現。去年最後三個月,義大利GDP季環比下降0.2%,為連續第二個季度環比下跌,陷入技術性衰退。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表示,嚴重的債務危機和潛在的預算井噴,使得義大利經濟變得脆弱不堪,高額的公共債務使義大利成為歐盟內財政赤字在GDP中佔比最高的國家之一,僅次於排名第一的希臘。目前義大利的債務規模高達2.3萬億歐元。
義大利政府去年10月公布的2019年預算草案中,將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提高至2.4%,與2018年的1.8%相比大幅上升。歐盟認為,這一債務水平應被視為不符合規定,可能迫使歐盟對義大利啟動“超額赤字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即要求有關國家提供糾正行動和政策的計劃,並訂下實現的最後期限,若逾期未完成將被罰款。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此前就曾表示,目前義大利正面臨和希臘類似的債務風險,如果義大利違背財政紀律,將不會得到任何特別對待。迫於歐盟的壓力,義大利政府隨後將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調整至2.04%,但歐盟並不滿意。東布羅夫斯基表示,義大利的這一做法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僅僅是避免了“超額赤字程序”。
目前,義大利聯合政府由反建制的五星運動和極右翼聯盟聯合執政。本屆政府選舉期間作出了一些增加開支的承諾:為低收入的義大利人設定統一的基本收入水平,降低工人的退休年齡,為企業規定單一稅率。這些措施將使政府增加至少1000億歐元的支出。
義大利帕維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專家普利西表示:“如果赤字在2%左右,意味著(義大利)和歐盟發生摩擦,而達到或超過2.4%則意味著直接和歐盟開戰。”
今年2月,歐盟委員會已經將2019年義大利經濟增長預期從去年11月的1.2%下調至0.2%,並預計2020年義大利的經濟增長率為0.8%。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也將義大利經濟增長預期從0.9%下調至0.2%。按照這一預期,2019年將成為2013年以來義大利經濟表現最糟糕的一年。
而對於義大利來說,中國一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經濟夥伴。目前,中國是義大利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雙邊貿易額為496億美元,同比增長15.1%。投資方面,截至2018年6月底,意在華投資項目共計5937個,實際使用投資72.1億美元;中國對義大利各類投資超過110億美元。
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或許是義大利藉助外部力量走出內部經濟困境的機遇之一。“我們想要確保‘義大利製造’的產品在出口中國方面獲得更大的成功,中國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傑拉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