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找到了與年輕一代「對話」的方法
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晚”)創辦以來,在中國流行音樂發展史上扮演過三個角色:身份證、敲門磚和助推器。
1980年代,春晚為流行音樂提供了“身份證”;1990年代前五年,春晚是港台歌手進入內地市場的“敲門磚”;1990年代中後期,春晚成為中國內地原創音樂的“助推器”。
那麼,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內地音樂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春晚的角色是否也在變化?春晚如何應對這樣的變化以及有哪些表現?本文將會對此做一些探討。
從春晚接納網路歌曲和選秀歌手說起
2013年,春晚開始接納“網路音樂”,侃侃和曲婉婷等獲得機會登上春晚舞台。
這不是第一次。2005年春晚,楊臣剛就曾經登台獻唱《老鼠愛大米》。2011年,“網紅”旭日陽剛也獲得機會,在春晚上演唱了《春天裡》。但總的說來,春晚和“網路文化”之間仍然保持著一定距離。
不只是網路文化,春晚對待選秀歌手也一直持謹慎的態度。2013年,“超級女聲”舉辦了九年之後,張靚穎等選秀歌手才首次獲得機會登上春晚舞台。為此,騰訊娛樂曾經以“春晚打開大門迎接選秀歌手”為題做過一個專題。
作為國家名片,春晚對待網路文化和選秀歌手的謹慎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就連當時的音樂行業內部對於網路歌曲和選秀歌手的價值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議。代表國家最高水平舞台的春晚,必然會“敬而遠之”。
但在創辦了30年之後,春晚也面臨一個如何爭取年青一代的問題。所以,隨著互聯網文化漸成“主流”,網路歌曲和選秀歌手開始挑起音樂產業的大梁,春晚也就沒有理由再忽視這些“新興勢力”了。
至此,2015年,《小蘋果》和李宇春出現在春晚舞台也就順理成章。接下來的兩年,我們看到TFBOYS、張傑、鹿晗、華晨宇、鄧紫棋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歌手先後獲得登台表演的機會。
“流量化”是春晚的必然之路
2010年以來,兩個字主導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流量”。
尤其是以微博和微信為代表的社交網路的快速發展,讓“流量”逐漸成為流行音樂場景里重要的價值衡量標準。要想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跟著流量走就對了。
對於春晚來說,也不例外。雖然春晚有自己一套內容衡量的標準,但這跟“流量”並不衝突,因為所有人都要遵守春晚的遊戲規則,哪怕周杰倫也不例外。春晚節目組有足夠的能力“改造”任何藝人。
所以我們看到,TFBOYS(加油男孩組合)第一次上春晚,表現的是兒童節目,鹿晗上節目演唱的也不是自己的歌,而是經典老歌。
這種“改造”對於藝人來說,並沒有任何損害,因為春晚的影響力只會幫助他們增值。同時,春晚又在不破壞自身規則的情況下爭取到了年輕人的“流量”支持,可謂一舉兩得。
所以,TFBOYS在2016年首次參加春晚之後,到2018年春晚,連續三年獲得邀請登台表演。另外,林俊傑、張傑、鹿晗、張藝興、陳偉霆等歌手也先後出現在春晚舞台上。
這些歌手的出現,說明春晚已經知道該怎麼爭取年輕人關注了,而這種“交流”未來只會更加頻繁。因為時代已經發展出了春晚必須關注的“趨勢”,春晚只需要抓住它就好了。
春晚始終是時代的一面鏡子
2018年的春晚是第36屆。如本文開頭所述,過去36年來,春晚先後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總的說來,在流行音樂領域,春晚始終是時代發展的一面鏡子。
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春晚反映了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流行音樂的“萌芽”,1990年代中期開始,春晚則反映不同時代流行音樂的發展,從內地本土流行音樂產業的初創到周杰倫的全盛,再到“流量時代”的來臨,多多少少都反映在春晚的節目中。
儘管存在諸多爭議,但有一點是我們可能需要正視的:在信息傳播高度發展的當下,春晚已經不再具備早年的“藝術推介”功能,而更多是時代的反饋,哪怕這種反饋有時候顯得並不及時,但總的說來是呈正比的。
比如,當我們抱怨春晚的歌曲不再像過去那麼流行的時候,其實是因為音樂行業創作能力的斷檔所致;當我們質疑春晚不待見選秀歌手或草根藝人的時候,其實類似的態度同樣存在於行業之中;當我們認為春晚青黃不接的時候,行業同樣青黃不接。
但與此同時,最大眾化的藝人一定會出現在春晚上。比如劉德華、周杰倫、王菲和S.H.E.;最火的歌曲也會出現在春晚上,無論《心太軟》、《老鼠愛大米》、《小蘋果》,還是《隱形的翅膀》或《我的歌聲里》;最顯而易見的趨勢也一定會反映在春晚上,比如TFBOYS、鹿晗和張藝興。
回歸春晚這36年的歷程(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我們會發現,從大眾層面看流行音樂的發展,代表主流審美和價值觀的春晚並沒有錯過什麼,春晚本來也不是為小確幸小文藝小清新準備的。
而且,春晚也在建立自己跟“新時代”之間的聯繫,比如建立自己的“選秀平台”《我要上春晚》。新關係的構築,也將幫助春晚更好的了解互聯網趨勢並加以利用和改造,並跟未來的年輕人進行更好的“對話”,從而抓住他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