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大規模示威致10人死亡 政府暫時關閉社交網路
2017年12月30日,伊朗德黑蘭,民眾抗議生活成本高等經濟問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自12月28日以來,伊朗民眾的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引發民眾與警方之間的暴力衝突,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稱,示威抗議已在全國導致10人死亡。同時,伊朗政府已經逮捕了200名抗議者,並暫時關閉了社交網路,防止抗議者繼續通過社交媒體分享抗議消息。
當地時間12月31日晚間,伊朗總統魯哈尼對全國民眾發表講話稱,伊朗是個自由的國家,民眾有權就社會議題發出聲音,但不應破壞公共財產、不得非法集會,製造騷亂者將面臨嚴懲。魯哈尼表示,解決抗議者批評的這些問題並不容易,伊朗政府需要時間,政府和人民應該互相信任諒解,通過協商解決問題。
魯哈尼還回應了美國總統川普支持伊朗抗議活動的言論。他表示,「這個身在美國卻來同情我們的人民的人,忘記了幾個月前他曾稱伊朗是恐怖主義國家。這個反對伊朗人的人,沒有權利同情伊朗人。」
而川普隨後也再次發推特回嗆稱:「伊朗是恐怖主義的頭號支持者,侵犯人權的行為多到按小時計算,現在又把網路屏蔽了,導致和平示威者無法交流。這可不好!」
通訊軟體Telegram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伊朗政府關閉了大多數伊朗手機用戶訪問Telegram的許可權。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稱,社交軟體Instagram的訪問也暫時受限。
當天早些時候,伊朗內政部長向抗議民眾發出嚴厲警告,稱那些引起公共混亂的抗議者們將面臨法律追責,他們會為此「付出代價」。
據駐伊朗的BBC記者觀察,此輪遊行最開始只是針對物價和官員腐敗問題,隨後演變成反對魯哈尼和教權統治的遊行。在11月剛剛遭受7.8級地震襲擊的克爾曼沙赫,約300名抗議者走上街頭,要求政府釋放政治犯,還有抗議者對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表示不滿,高喊口號「人民在乞求,但神職人員卻裝成神」。
海外網報道稱,在2015年與伊核問題六國簽署了全面核協議后,被寄予厚望的魯哈尼並未能迅速扭轉伊朗的經濟局勢,包括雞蛋在內的許多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在近期上漲了30-40%。根據伊朗官方數據,該國失業率目前高達12.4%,比上一財年上升1.4個百分點,約320萬人沒有工作。
伊朗第一副總統賈漢吉里稱,雖然目前爆發的大範圍遊行表面上看是因為經濟原因,但其實背後有反對魯哈尼的強硬派煽風點火。賈漢吉里認為正是這些反對派人士引發了周四的遊行,但此後遊行開始失控,「在背後玩火的人會燒了自己的手」。
BBC此前報道指出,這是自2009年以來,伊朗公眾表達不滿情緒最為嚴重和普遍的一次。當年,時任總統內賈德在大選中獲得連任,但其競爭對手、改革派候選人穆薩維的支持者指責內賈德選舉舞弊,引發該國大規模騷亂。
從那時起,社交媒體就一直是伊朗民眾參與公共活動的重要交流平台。且據《大西洋月刊》文章介紹,2009年時,首都德黑蘭的兩,三百萬示威者中只有不到一百萬人有智能手機,德黑蘭以外的智能手機用戶少之又少。而時至今日,擁有8000萬人口的伊朗內有4800萬智能手機用戶,幾乎所有用戶都在使用社交媒體和通訊軟體。僅Telegram一個軟體就有4000萬伊朗用戶。
然而這一輪示威抗議和2009年那次還有著更大的不同。全美伊朗裔美國人協會(NIAC)主席Trita Parsi在CNN撰文寫道,雖然這次至少七個城市都爆發了遊行,但遊行規模並不大,從數十人到幾百人不等,與當年數百萬人抗議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且當年的示威者有著明確的組織者和訴求——重新計票。而這一次的反政府抗議呈現無組織態勢,訴求在四天的時間裡改了又改。
更加奇怪的是,Parsi指出,伊朗改革派並不是這一輪示威的主導者。對魯哈尼失望的伊朗人顯然也不是,畢竟僅僅七個月前魯哈尼才剛剛以57%的得票率獲得連任。因此,Parsi認為,從反對現行體制的口號來看,示威人群的主體是那些已經徹底對改革失望,根本沒參加總統大選投票的少數選民。
然而這部分人一直都沒有獲得外界的廣泛關注。這也意味著目前很難判斷這輪示威遊行的後續發展走向,以及政府將會如何應對。正因如此,Parsi才認為在過去幾天中,伊朗政府基本處於沉寂狀態。當局或許正在研究,應當如何回應這個他們此前很少注意到的群體。